前两天在耶拿马普所举行的Old Chinese and friends研讨会,我因为在马尔康做田野调查没有能参席,但仍然通过SKYPE远程参加了一部分讨论。
在会议第二天的公开讨论中,与会专家探讨了上古音构拟和汉藏比较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个问题各家的看法不同,争论也比较多。下面我将总结一下对其中部分话题的一些想法,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1)汉藏语比较为什么落后于印欧语比较?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几种,其中当然包括古代语言的稀缺,文字创制年代(汉语除外)比较晚,以及大部分的现代语言的描写不够深入等等。然而,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领域的出发点主要还是汉语,又因为汉语的形态本来就已大大简化,所以形态的构拟没有得到应当的重视。很多学者都认为,形态的构拟必须在语音构拟完成后才可以开始进行。
实际上,印欧语历史比较研究积累下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语音构拟、形态的研究和词源研究必须同时进行,因为语言之间的同源词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直接从原始语遗传下来的,大部分同源词在各个语言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形态交替和类推所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候会产生语言之间“假”的语音对应关系,历史语言学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分辨纯语音演变的对应关系和形态变化引起的对应关系。为了区分这两种对应关系,我们在比较语言的同时需要一个构拟形态的框架。在印欧语研究中,希腊语和梵文的形态结构很接近,所以建立形态构拟框架并不难,但是在汉藏语系中,没有这么明显的共同形态(特别在汉语和藏语之间),因此学者们一直没有把这一问题当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大事。然而,既然连希腊语和梵文之间的大部分同源词都有类推和形态变化等现象,而且很少有完全符合遗传下来的语音对应关系的例子,那么汉语和藏语之间应该也是一样。我们如果直接把藏语和汉语拿来比较,所比较的就很可能根本不是纯词根,而是附加(已经融合了的)词缀的词根,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汉语和藏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何如此凌乱。
以我的观点,为汉藏语系建立形态的构拟框架是我们领域的第一任务。因此,我们的出发点不一定是文字创制年代最早的语言,反而是形态最复杂的、哪怕是现代的语言。诚然,形态复杂的语言的形态也不一定是从原始汉藏语一脉相承遗传下来的,肯定有很多后期产生的词缀和语音交替,但是既然可以在嘉绒语支语言中清楚地看到与汉语清浊交替同源的语法现象,运用这种活语言的形态结构来解析汉语中其它词汇和交替的残留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方法。
(2)上古音的清浊交替和苗瑶语系的鼻冠音
另一个引起了激烈争论的问题就是苗瑶语中汉语借词的鼻冠音。汉语借词占苗瑶语词汇的一大部分,其中上古和中古借词层次里都可以找到带鼻冠音的例子(以下引用的是毛宗武1992的江底瑶语资料,瑶语的浊音声母都来自于原始苗瑶语的鼻冠音):
鼻冠清不送气塞擦音:
dzip7 < *N-ts- “接”(精三開鹽A入)
鼻冠清送气塞音:
beu1 < *N-pʰ- “抛”(滂二開肴平)
鼻冠清擦音:
dzaːn5 < *N-s- “散“(心一開寒去)
金理新先生在公开讨论中提出,苗瑶语汉借中的鼻冠音并不是汉语借出方言的特征,而是苗瑶语系语言在借入后添加上去的。这种想法也许能解释鼻冠浊音和汉语全浊声母的对应关系(有些苗语方言借法语借词时用鼻冠音来代替法语的浊塞音),但是绝对不能解释为什么清塞音和清擦音会增生一个鼻音成分,这个鼻音成分不可能无中生有。
Downer早在1973年指出,瑶语中有两对动词有清浊交替,浊声母(来自原始苗瑶语的鼻冠音)为不及物动词,清声母是及物动词:
khoːi1 “打开”(溪一開咍平)
goːi1 “开(多作补语或自然开裂、开放)
tshɛʔ7 “拆”
dzɛʔ7 “拆开;皴”
除此之外也可以找到不送气清塞音和浊音的交替:
pɛːŋ1 “绷;拉紧;拔”
bɛːŋ1 “裂开”
后来沙加尔(1994:280-281, 2003)指出,所有有这种交替的动词都是汉语借词,没有任何一个本土词,因此声母浊化(来自原始语的鼻冠音化)不可能是瑶语本身的形态变化,只能分析为汉语借出方言中的交替。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带鼻冠音的汉语借词多数都有中古音特征,例如beu1 < *N-pʰ- “抛”是二等字,但是在瑶语中没有*-r-介音的痕迹,因此不可能是上古时代的借词。
因此,苗瑶语中的汉语借词为我们保存了一个中古时代的非主流南方方言,这个方言或者方言群的语音系统跟切韵系统很接近,但是多了一系列的鼻冠音声母。我认为,构拟上古音时(包括汉代音),我们绝不能无视这种宝贵的资料,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闽方言。虽然在文献资料中没有任何鼻冠音的痕迹,但苗瑶语的证据足以让我们在上古汉语中构拟鼻冠音。 音韵学需要摆脱对切韵系统的盲目崇拜,逐渐采用非主流方言的资料,包括闽方言、白语还有苗瑶语和侗台语系语言中的汉语借词,才能有健康的发展。
参考目录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wner, G.B. 1973 Strata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the Mien dialect of Yao. Asia Major 13:1-33.
Mao Zongwu 毛宗武 1992 《汉瑶词典(勉语)》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Laurent Sagart 1994 Proto-Austronesian and Old Chinese Evidence for Sino-Austronesian, Oceanic Linguistics, Vol. 33, No. 2, pp. 271-308.
Sagart, Laurent. 2003. Sources of Middle Chinese manner types: Old Chinese prenasalized initials in Hmong-Mien and Sino-Tibetan perspectiv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757–768.
OpenEdition vous propose de citer ce billet de la manière suivante :
Guillaume Jacques (29 avril 2018). Old Chinese and friends. Panchronica. Consulté le 12 septembre 2024 à l’adresse https://doi.org/10.58079/snhz